English

从实验室走出来的企业家

1999-06-21 来源:光明日报 陶世隆 我有话说

20年前——1979年5月,中科院上海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刘桂云在她的实验室中悄悄地完成了世界上一直未能攻破的难题:棉花胚状体培养——即从棉花细胞中培养出小植株。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棉花“克隆”。这项突破性的成就,当时只在《上海食用菌通讯》上发了一条简单的信息。

刘桂云当年送去的论文直到1983年初才发出来。然而,当1982年10月美国人完成这项工作的论文发表后,立即轰动了科学界。著名生物化学家周光宇先生不无惋惜地感慨:这项我们中国人最先完成的实验,却被晚了两年多的美国人抢去了“第一”。

然而,刘桂云追求科学的精神一直没有泯灭。她一头扎在实验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性成果。她先后在《植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中国棉花》、《生殖与避孕》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论文。其中1980年在《植物生理学报》发表的“烟草叶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芽形成的细胞学观察”一文,1981年被收入西德科隆大学编写的《百科全书》中,成为利用细胞培养进行无性繁殖小植株的典范教材。

1982年,刘桂云应邀到江苏省农科院研究有关问题时得知,我国科研院所的一项成果从发明到推广应用,常常需要20年的时间。科技推广手段的落后和科技成果的浪费,深深地震撼着刘桂云的心。她反复琢磨着,怎样才能尽快地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社会。

机会终于来了。1984年农业部深圳基地到上海招聘高级人才,当时45岁的刘桂云像青年人一样热血沸腾,毅然离开繁华都市南行。当时的深圳十分艰苦,在炎热的天气里,刘桂云每天背着水壶步行2小时,才能从住地走到实验基地。与她合作的外方专家是工资比她高出100多倍的美国园艺协会主席艾莱特先生。实验基地的大棚等设备是专门让这位外国专家用的。有一天刘桂云想与艾莱特先生探讨一下“植物生长液”配方,对方婉言谢绝了。在实验室里度过了20多个春秋的刘桂云再也憋不住了,她在宿舍的阳台上利用阳光和灯泡解决了大棚温度问题,经过反复实验,她配制出了新的“植物生长液”。在做同期实验时,她配制的“生长液”比外方的效果要好很多,这使艾莱特先生逢人便夸这位中国高级工程师了不起。

刘桂云的成果来自于敢吃螃蟹的勇气。她第一个做出了棉花的胚状体实验;第一个做出了“离体培养无性繁殖立位体无籽西瓜”;第一个做出了“激素对大白鼠子宫内膜及卵巢DNA的影响”实验;又第一个在无实验设备的情况下配制成功高质量的“植物生长液”。1987年,她创办了当时国内第一家应用生物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深圳文达实业有限公司。她从实验室走出来,却又把实验室搬到了社会。她说:“我办企业,不仅是为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了尽快地使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我要使科技释放最大的能量来服务于社会”。她的办公室就是实验室,她家里的卧室和厨房都是实验室,只要她的灵感来了,随时就可以动手做实验。

1992年,刘桂云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农副产品中,不仅发展了老区的经济,还使花生中的黄曲霉素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以含油量少、蛋白质高的特点行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日本整个市场的20%,被日本同行业称为中国的“花生皇后”。1994年她用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技术生产的“云是利”在1995年由国家科委、中科院、国家专利局、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科技人才技术展示大会”上获“科技金奖”。

刘桂云成功了。1984年她离开上海时只带了300元钱,经过15年的努力,她已拥有6个子公司、年产值在8千万以上,总资产达1亿元。她当选为深圳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并担任了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近年来她积极参与光彩事业,为发展老区的经济捐资出力。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目前她正积极组织国内女企业家安置下岗职工。为了社会公益事业,她不知疲倦地到处奔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